Wednesday 30 May 2012

Day 47,48,49 -- 东海马泰风情 part II


KOTA BHARU 哥打巴鲁

在朋友Ah Kit与旅舍老板提供了我们关于Kota Bharu的资讯后,我们决定以半驾车半步行的方式来探索Kota Bharu中心,以及用驾车去寻找Kota Bharu外围的特点地区。

哥打巴鲁(Kota Bharu) --吉兰丹州首府, 东海岸最北的一个大城市,马、泰边境重镇。以90%为马来人的一个州属。
生活在西海岸首都一带所接收到关于这里的资讯,无论是新闻、报章或大家口头相传,最刻板印象就是伊斯兰、回教国度、落后、很多无理奇怪的法律(如:女的不能抛头露面,男女在街上要有三尺的距离等等)。这些的负面印象在我们初次来到时就不攻自破,虽然逗留在这里的时间不长,如果要与环岛50天以来去过的城市相比,印象有好有坏。

Kota Bharu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大,大的范围跟其他州属的市中心有的比,但却有点散、乱。散:旅游的景点、旅店、美食档口不集中也没明确的标明,若以步行的方式就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去寻找;乱:当地人的驾驶方式对外地人有些乱,不慢不快,要出就出,所有的规矩像是他们自定的;路牌不明确,不能直接到达目的地,往往会带你去到不知明的地方!



当然,旅游就是要融入当地人,才能了解当地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,这是熊、猫、鱼50天来所领悟的道理。Kota Bharu可以说与西海岸各大城市的生活截然不同,它并没有那么进步,那么繁华,但却保留着它那独有的特色,仿佛让你回到20-30年前,置身在另类国度的感觉。这些的好与不好都互相矛盾,要发展的话有很大的进步空间,但若发展不当的话又怕会毁了当地原有的特色建筑原貌。

在步行市中心时会发现所有的商家招牌都一定有爪哇文,即使是国际品牌也还是要遵守。这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,只要是马来西亚人都知道。这可算是当地的特色之一吧!

然而我们认为最惊讶的,Kota Bharu是很多外国背包旅客来西马半岛旅游时必须要去的一个城市。讽刺的是Kota Bharu却是很多身边的朋友从来都没想过要去的地方,然而这地方既是在自己的国土上。可能这一切都是那负面的资讯误导的。还记得当时我们在Endau Rompin柔佛国家公园遇到的两位法国人,他们问起我们有没有去过Kota Bharu时,当下也只能尴尬的回答他们“没去过”,结果他们反倒回来介绍我们一定要去!
还好,这样的尴尬场面以后再也不会出现在我们身上了,甚至现在还可以向大家介绍马来半岛的美。。。


在巴士站那十几分钟,可以看到不少外国背包旅客的到来。



一条在河边的老店老街(Jalan Pos Office Lama/Jalan Atas Paloh)是我们步行Kota Bharu最为印象深刻,走在这老街上有回到从前的感觉,从这一间间的木板老店门窗上方还可以看到传统花纹的雕刻木板,这些老店还有在开门做生意,只是不懂会否面临被拆除的命运呢?

延着路行走到尾端,进入当地居民的乡村里,可以看到马来式的高脚屋,独特的就是那屋顶角尖上翘八卦式的传统建筑屋,这还可在别的地方没看过。







最搞笑的是我们仨在这里突然变成外国人了,当地马来人看到我们就用Kon'nichiwa、Annyeonghaseyo或Walcome to Malaysia来打招呼,这让我们哭笑不得。更搞笑的是我们回应说是Malaysia人时,却被误以为是很会讲马来语的外国人。

可能是50天来没修剪的头发,不修边幅的样子,加上已晒黑的肤色,再背上背包边走边拍摄,让他们的直觉认为马来西亚人通常不会这样子做吧。或许常有外国人在这老店老街上行走。。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寻边界、找寺庙

在没有GPS之下,只靠地图和路牌去寻找Kota Bharu市中心外围的景点时,我们面对环岛50天以来最大的困难了,那不明确的路牌,造成我们大半天都在走错路、迷路、转回路、问路,结果本来一天可以去的地方变成了两天来完成。也因为走错路去了很多不知道的地方,下次再去也未必能找回这些地方。


来到吉兰丹有名的海边(Beach Of Passionate Love/Pantai Cahaya Bulan),然而这里给我们的感觉是还好,这是因为之前到过很多更美丽海边,再来到这里难免会有落差感。



乱闯乱走经过一条破烂的海边路后,来到这半岛东海岸最上端与泰国一河之隔的河口尖角处(Pengkalan Kubur/Sungai Golok),花了大半天时间总算把这河口给找出来。此时泰国就离我们那么近,只要搭小船过对岸就是了。每艘船都有插上自己国家的旗子,不停的在两国之间来回。国界通常都以山河来区分,这里就是可以看到马泰两国以河来分界的地方了。

选择在这次环岛旅行不出国的我们,也只能在这里瞭望着对岸泰国。


虽然已经是邻国的地区,但两岸居民的来往就像去隔壁村那样简单。



TUMPAT,吉兰丹火车站的最后一站,它并不是我们设下要去的目的地,它是我们迷路失去方向的情况下而来到的地方。既然来到了,就不妨在这里停下来休息,再翻查地图研究所在的位置。
也因此顺便在这里走走拍拍,刚巧有火车入站,当下突然想到,如果可以坐一趟火车之旅从中马来到这Tumpat也很不错。

没想到火车站的尾端既然有着一间屋子!哪天火车脱轨既不就上新闻咯!



卧佛、坐佛、站佛,拥有明显泰国风格的寺庙,却坐落在这90%为马来人以回教为主的州属里,甚至成为了吉兰丹的重要旅游地标之一。这卧佛、坐佛、站佛之大还可是马来西亚境内数一数二的。









在整理照片时,才发现到这张有着微弱彩虹环的坐佛之照。很神奇,看来彩虹当时还跟着熊、猫、鱼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美食天堂

在Kota Bharu短短的这三天,美食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难忘。虽然是90%马来人,但华、巫、泰三方面的美食文化却互相影响,却又不会失去自己的个别味道。这么独特又道地的吉兰丹食物,我们认为可以称得上是值得再来的“美食天堂”。Khao Yam、Nasi Kerabu或青叶饭,吉兰丹最有代表的美食,它其实是属于同一食物,就因为吉兰丹的地理特殊位置而把华人、泰国人和马来人的饮食文化结合,而形成泰裔的Khao Yam、巫裔的Nasi Kerabu以及华裔的青叶饭。虽然属于同一食物,但各自却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风味。



这间就坐落在站佛旁边大树下,看似简陋但却有着非常出名的泰式美食、是为当地吉兰丹泰裔所烹饪的食物。



RM1的Khao Yam(青叶饭), RM1的Khao Dong(粥),再来个炭烤鸡翅和一盘Som-Tam。



这间当地有名气的华人美食档(U-Lang Corner),刚巧就在我们入住的旅舍隔壁。点了青叶饭(Khao Yam)和粗叻沙(Laksam\Lakseh)为我们第二天的早餐。



Yati Ayam Percik当地很有名的吉兰丹式烤鸡。在这店里除了烤鸡,还有其他马来传统美食糕点,我们也点一些马来糕点和Nasi Kerabu来做为当天的晚餐。



喝咖啡是熊、猫、鱼最不能错过的事,这间坐落在老店老街尾端靠近巴刹的老咖啡店,是我们在Kota Bharu去过唯一的老咖啡店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吉兰丹,我们也只有逗留五天在此,以它之大,熊、猫、鱼也不可能清楚了解,多数也只能以第一印象来形容。虽然短暂,但却已把我们对这里原有的负面印象,彻底改观了。旅行可以直接接近当地人与文化,更可以让你对当地多一些了解多一些关心,亲自的体验亲眼的观看,好过听闻听说。